成果分享

硬度維持

硬了就能插入嗎?還有一段距離【性愛論】

醫生告訴我們,「硬」是大道理,「久」是大滿足,但從大道理到大滿足卻無一如我們想像中的簡單、容易得到。
明明陰莖勃起正常、會硬,回診時卻說沒效?明明自慰沒問題,為什麼實際操作卻沒想像中的容易?因為(做愛)過程就是答案。
小周,35歲,診治時是由父親領入會談間的,至於為什麼從頭到尾都父親發言,從會談的一開始已經看出端倪,因為小周個性懦弱、內向。父親說兒子去過大小非常多的醫院,被診斷為「心因性勃起困難」,作為一位父親來說是見子心痛,為此不斷尋找可以就醫的機構,甚至自己也上網買了許多相關的書籍,最後最終只有一個答案,我兒子得的是「心病」,心病需用心來醫,無奈現在要找治這種心病的地方可以說是苦無管道。
2010年,小周第一次娶老婆,但一年半中根據兒子的主訴第一次能進入陰道一點點,陰莖上確實也有暖暖的感覺,但不久陰莖就隨之疲軟下來,幾次下來均為同一結果,發現有「可能」是包皮過長所致,因此去醫院進行包皮手術。術後休息半年,兒子並未反映任何問題,倒是媳婦提出,他們在術後至今一年沒有完成過一次,一方面是兩人感情因未完成過性生活而互相矛盾,另一方面則是兒子也未依之前醫師的要求服用藥物,因此媳婦要求離婚。
對於兒子的性生活,做長輩的從未主動關心過,也無法關心,但自從兒子小周第一次婚姻失敗後父母才真正的去重視它。經過幾番醫院的生理檢測,所有指標都是正常的,醫師也建議他們可以多練習,小周在幾次自慰成功之後信心漸恢復,也開始進行第二段的婚前準備。
第二段婚姻是由父母介紹的,也因有前車之鑑,有主動告知對方目前的狀況,對方父母要求可先同居,但兒子拒絕,兩人戀愛一年半後結婚。第一次進行時,因還是很緊張,於是先服用一顆壯陽藥,但因無任何前戲,也沒任何反應,於是以失敗告終。此後,對於做愛這件事就更害怕,為了讓他心裡較放鬆,我們還自學了正規的性心理治療,想用「感官專注」的方法來協助,無奈妻不配合,我們只好繼續使用低劑量的壯陽藥幫助,但時間一久,雙方已經失去耐性,兩人摩擦更多,目前已經出現更多思想上的分歧了。
小周的問題已經不是單純硬不硬的問題,而是一個整體的性問題,一個能否做愛的問題。但我想許多人都會難免不解,只要能「硬」就表示能做得成?
事實證明,「能硬」與「能做」中間的差異頗大。以下我們先從生理上來進行分析,再到心理上,從一個人的到雙方的,畢竟要能做,必須要有搭配者,層層過關才能真正「能做」。
(一)性生理方面
所有的問題不能跳過生理檢測,但檢測方式可以從自行觀察的晨間勃起作為基準,若要求確實數據,則可至醫院進行抽血採驗。小周的生理抽血檢測判讀數值均正常,晨勃狀況良好,與一般男性無異,因此排除生理上勃起困難的可能。
(二)調情問題
再度就醫時,醫師提供了新的建議,應從女方著手進行男性的心理引導,但因醫病雙方的信任與了解不足,女方誤會是醫師暗示她不夠性感因而拒絕並感覺委屈。
(三)夫妻共治理念
一些對於性治療有些許瞭解的醫生會提出進行「夫妻共治理念」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理念,也是目前性治療中較被大家推崇的方式。但既是夫妻共治,必須兩人一起進行,如果兩人都不會,必須要有指導者,究竟誰合適?過程中如何做?會不會勃起失常而進行不下去?最後會不會出現法律紛爭、輿論壓力?
(四)性態度方面
女方在幾次溝通中都表示:勃起是男性的事,要女方積極主動迎合,實難接受。還有,男女方在性知識及技巧上都缺乏引導,觀念上也是「性就是色,色就是壞」深植。因此,性教育這個區塊很大,該如何扭轉?
(五)性是生殖?
也有醫師直接建議,既然雙方已逾生育最佳年齡,不如直接進行人工生殖,也許之後沒有壓力,做愛會自然而然改善。但女方認為會不會做愛不會因為生育完成就能改善,擔心自己會因此被迫淪為生育工具而拒絕。
(六)強勢女是主因?
有了爸爸代為發言,兒子不用擔心的就診現狀,心理醫師認為男方性格太弱是主因,並坦言「女性強勢」是小周無法勃起的主因,但婚已結離婚既是下下策,該如何進行調整?
(七)性焦慮
聽人說焦慮就是要用成功經驗來當後盾,但成功經驗須要解決很多關鍵才能發生。當然也有人建議可以與成功經驗最豐沛的性工作者試,說不定就能一成功百成功,但可曾想過一旦與性工作者成功,回家就一定能成功?更直接的說,即使(與性工作者)百成功,我們應該也不是要娶她們回家當老婆吧!既然不行,那又該如何?
以上種種每個環節都非常困難!與其花在盲目尋求偏方,不如尋求專業的治療。最後,小周夫妻並沒有接受治療,因為小周依舊無言,周爸爸雖想他們治,但苦於他也不是主角,小周太太強勢依舊,半點不妥協。若你還想問我該怎麼辦?這問題就是雙方的容忍度了,如果他倆都能繼續忍受,我們就無需操心,老天爺會繼續給他們的人生出題目,等待後續發展也許是目前最好的答案吧!

作者簡介_ 童嵩珍 性健康管理師 ( 中華性健康促進協會 理事長 ) 

同步刊登:壹週刊 >即時新聞 > 生活 > http://www.nextmag.com.tw/realtimenews/news/391496